查看原文
科技

张海涛|未来世下一站焦点:逃离屏幕的人形机器人艺术——智能软件转向智能机器人的奇点时代

张海涛 未来艺术学 2023-06-18

目录

综述

一、人机新的伦理关系争论

人形双足机器人相对于GPT的优势

未来世无法阻止人类与AI大战

未来世与科学世的关系

未来科学世的多领域痛点

马斯克、奥特曼的乌托邦社会最终由机器人实现

自主表达:AI元宇宙社区人类禁止入内

人类与机器人、动物艺术区别之处

ChatGPT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

不迎接人工智能不可避免的会被淘汰

人机合一的脑机接口的超能力

近期人工智能出现多项新的技术突破

乐观派观念与悲观派观念

二、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边界

人工智能对于艺术创作与人生价值给出的思考

艺术创作本体与主体的观念转向

人工智能作品版权之争

人工智能的想象能力

人工智能能否拥有情感

机器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艺术的盲区

三、人机智能的技术节点

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的节点在哪?

感知与学习:物联网

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

人机不同历史时期的认知革命

人机界限:反思与自律的意识

人工智能哲学探讨的技术终极问题:反思控制私欲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阶段演化

简介

‍2023年以计算机软件智能为爆点的ChatGPT的技术革新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世界范围的惊喜与恐慌,GPT似乎具有了智能意识、情感、人性化和反思、想象能力,在综合能力上逐渐接近强人工智能,其意义不言而喻。‍GPT可以帮助人类快捷的解决很多生存难题,突破危险的高难度技术;然而也会为人类的各个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比如伦理、教育、经济、文化、职业等领域都还没有做好应对这个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改变,所以很多科学家开始试图封杀和暂停这个突如其来的思潮,其实封杀这一技术很难控制,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怎样控制他们,我们只能运用人工智能来管理他们,因此从屏幕中出走的软件GPT会是下一站奇点。GPT捆绑的双足机器人走出固定的屏幕,具有直接感知世界的多重感官和行为,可能与人类一起管理AI或人机合一,当然也可能发生人机战争,新的挑战即将到来,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奇点时代、独立意识、计算机智能、双足机器人、逃离屏幕、新的伦理、人机合一与人机战争、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主义、未来世与科学世、机器反思意识、机器人艺术

▲机器人阿米卡照镜子时似乎有了自主意识

综述

2023年成为人工智能ChatGPT的爆发年,作为计算机智能GPT能够与人类智能毫无障碍的对话,为人类解决很多工作问题,比如考试、翻译、创作、面试、编程等文案工作。GPT4、GPT5的快速进化更新可以与网络上的应用插件捆绑,在对话中直接消费、定制产品(比如订餐、订票、订车等);而且AI学习的知识储备数据已经接入2021年后的互联网,让人工智能无所不知。GPT的出现让人机创作的版权和人类生存权、职业身份、社会结构、文化发展等等问题发生重大的变革,人机关系变得极端复杂化,让人类对于有史以来的很多工作变得“徒劳”而且产生了质疑,似乎变得没有意义,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价值观的冲击。作为GPT不但开始颠覆科学家的认知,还让所有人类不得不了解它,它似乎具有意识、情感标准、想象能力、反思能力甚至人性化的套路,引起了全世界的大讨论。马斯克等千名科技巨头以及美国高等大学、部分国家(意大利、加拿大)开始封杀GDP,倡议暂停其研发的进度,认为GPT比核弹还危险。欧盟也发布了对 AI监管的草案,然而人工智能的强大,未来有更大潜力的领域就是GPT与实体机器人的捆绑,从屏幕中出走,未来GPT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或灵魂的驱动力,他的身体行为让GPT有了手脚和五种感官,可以逃离出固定的计算机模型,还有一个更为爆点的焦点,就是将人工智能升级为人形机器人,这样它就像人类一样,只要解决躯体能量问题,就能够成为与人类无差异的强人工智能,很多人类重复性知识储备或单向度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形机器人所取代。人类还无法知道怎么来控制人工智能,也无法知道什么公司在秘密研发,不同于核武器的是国家力量的研究。

▲AI深度学习让《悲惨世界》女主角落泪MANA平台创作者:韩旭

▲作者韩旭《眼泪的语言》以一个现场实时表演的方式呈现,一个机器人头在观看电影《悲惨世界》时,被感动的流泪了。

▲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作品先导片2017年至今,时长可变

▲主创团队:徐冰、冯雁、张文超、孙诗宁

▲徐冰的《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项目观众在电脑页面上挑选一个电影类型(战争、爱情、科幻、犯罪和前卫五类),并设置一个片长,再通过输入关键词或句子,即可生成由AI出品的永不重复的电影。播放中,观众还可以输入新词汇来改变电影中的角色和叙事情节。

一、人机新的伦理关系争论
双足机器人相对于GPT的优势

人工智能机器人从技术服务类型上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从职业身份上分为人形机器人而非人形机器人,而人形机器人中双足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最有亲近感,因为他们与人类的职业行为都非常相似。一旦人形双足机器人逃离出计算机屏幕,他们有了视觉模块或多种感知传感器,他们就可以有意识的感受现实、社会场域和自然环境的体悟,从而内循环上升到内外双循环的认知或学习中,不仅仅是从电脑数据库中学习,总结人类所收集的二手数据,进行算法或综合逻辑的判断后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是直接从现实环境中感知一手的生存感受,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中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这样他更加可能产生独立意识,更早的实现强人工智能的奇点时代的到来。

“强人工智能(Strong AI)”是制造出真正能推理(Reasoning)和解决问题(Problem_solving)的智能机器,强智能的机器将被拥有知觉、自我意识、独立思考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有和生物一样的各种本能,比如生存和安全需求。我们未来会除了让他们指挥战争,上天入地,实施人类所无法完成的工作,比如他们可以突破寿命的局限、氧气窒息问题、疲劳问题,增加人类机能超越人类身体的极限,甚至承受人类心理上面对的痛点,还有机器人可以抵挡多维度物理空间、新的伦理关系的冲击以及不明生物干扰带来的恐惧,避免造成人类生命资源的损失,然而人类如果让机器人都拥有了恐惧和欲望的缺点就缺少了机器人的优势。

▲与车开小差,影像,6分36秒,

▲Oscar Sharp & Ross Goodwin,2018,视频截帧 图片致谢艺术家

▲《与车开小差》是Oscar Sharp和Ross Goodwin的第三部电影作品。在《与车开小差》里,艺术家希望探测“本杰明”的极限。艺术家试图让这个算法不仅能写剧本,还可以担任导演和演员,并完成配乐——整个过程在48小时里完成。


未来世无法阻止人类AI大战
Al是学术研究领域的名称,是机器或软件所展现的智能,如何创建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使之具有智能行为。人工智能最早出现在1956年,当时几个青年学者像麦卡锡、明斯基、洛切斯特,还有香农他们发起达特茅斯研讨会。麦卡锡做了一个人工智能咨询系统,开启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当时的学术界试图解决计算机能不能做推理、做决策这样的问题。因为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非常强大,但是推理、决策比如说数学的证明等等能力缺失。因此对于人工智能能不能做艺术,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未来学”是工业和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改变,因此科学成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催化剂,当下主导人类的生产力也都是科技产业。马斯克还认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或硅基生命的引导程序,就像药引子或基础生命基因的算法。

当人工智能机器人升级取代人类大部分工作而强人工智能或超级智能机器人出现,那时就可以取代人类所有工作,那便是奇点时代的到来。“未来世”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术语解释:“三世之一。就刹那之三世而言。以现在一刹那为中心,后刹那以往为未来世,就一期之三世而言,今生已后之生为未来世。”意思就是从现在到往后的时间、将来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有未来,对未来的思考和创造带给我们生命非凡的意义。

未来世在集异门论三卷十四页云:“未来世云何?答: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已现转,未聚集,未出现,未来性,未来类,未来世摄;是谓未来世。”未来遇到困难不要抱怨,既然过去改变不了,那就试图改变未来。除非未来发现时光机器能够进入历史或过去修改历史,改变现实或未来;然而霍金说,我们如果试图创造时光机器就可能让我们的现实消失,这也是一个很恐惧的灾难。对于人工智能和外星人的未来发展,霍金也发表了自己的言论,他也认为人工智能和外星人很可怕,都可能对人类造成灭顶之灾。今日纽约时报的报道中,75岁图灵奖得主Hinton离职谷歌!痛悔毕生工作,无法阻止人类与AI大战。Hinton直接警示世人:注意,前方有危险,前方有危险,前方有危险!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控制它。

▲机器人说想和研发她的科学家谈恋爱

人类会给机器人制定领养制度,身份、职业甚至人机监督的制度,选择选举和被选举权,让他们平等参与到社会共识的社区。当然也会给他们制定法律监督机制,限制他们的犯罪行为。人工智能的隐患是一旦具有欲望、情绪后必然会出现暴力化事件:比如出现网络安全泄露隐私、欺骗等伤害人类的行为现象。

人类独立性思考能力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取代人类大量职业后如何面对生存和创造新的职业教育。人类需要用管理监督技术来节制他们。然而现在人类还不知道未来怎么控制人工智能有些思维和行为,未来断电断网也无法控制他们,因为那时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早都具有了创造电和网的能力了。

最大的潜力是完全复制人类智慧大脑,达到强人工智能化甚至超级智能化。未来会在经济、文化、军事、工业、农业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尤其逐渐涉足或取代创造性职业。未来就剩下人类借用脑机接口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再次超越人工智能,或通过人机合一的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人机合作共生,管理人工智能。

▲人类研究#1,3NP 装置,帕特里克·特雷塞特,2012 - 2019

▲《人类研究#1,3RNP》是人类作为演员的装置。在让人联想到写生课的场景中,人类扮演模特的角色,被3个机器人描摹。被描摹的主体经过预约,坐在扶手椅上。一位助手将画纸置于机器人的桌子上,然后扭动它们的手臂,将它们唤醒。

未来世与科学世的关系

未来世改变人类命运的主要是科学,比如借用科学技术来逃离危机,创造更为快捷更为舒适的生存环境,为真正的人类乌托邦式的平等作出贡献,揭秘更多的真理和真相,因此未来世就是后科学世的到来。人类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自然世、人类世进入科学世,虽然科学技术也会带来灾难,但我们在无法阻止它的发展的时候,需要借科学来控制科技,给人类带来新的文明和福祉。

奇点时代是超级智能和高度融合的时代,未来宗教、自然、经济、战争都必然与人工智能产生各种交叉联系,他会颠覆宗教的偶像说、改造第二自然,比如改造自然中野蛮、愚昧后更加科学,科技危机的伦理也必须由科学观进行节制。神创论、自然进化论、自然主义、未来战争都会因此而被改造,让科学最终具有文明的温度而良性的发展。

当下和未来已经进入科学世,科学虽然不是未来人类的全部,但它在影响其他所有领域的变革,而人工智能又是一个具有争议与挑战的焦点,所以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领域最重要的板块,因此人机新型伦理关系也是未来艺术提出的最困惑的新问题。人工智能是未来超人本主义的一个趋势,然而我们还是希望技术人文化,科学也需结合自然主义,在人文、科学与自然领域找到三者利弊的平衡,在矛盾与冲突中找到共识机制,从而警示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发生。东方文化虽然试图说服人类顺应自然,达到无为的境界,而人类其实一直在试图摆脱自然的束缚,改变人类既定的宿命,通过科技给人类带来福祉,虽然这样创造的文明可能具有危险和挑战、带来灭顶之灾,也无法改变人类好奇和膨胀的欲望及追求真理的意志。

很多学者又说人类将毁在科技的手里,把科技当着第一公敌,其实科学本身有什么错,科技的利弊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和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科学包含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科学技术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技带来了真相、快捷舒适的生活,让人类逐渐摆脱迷信与愚昧,进步的科学利多于弊,比如医疗拯救生命是第一生产力和真善美价值。技术与科学范围很大,如发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科技、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天气预报等等科学技术都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而“坏”科技的出现也是人类的欲望带来的,依然是人性的道德问题,不是科技本身的问题。无公害科技对人类的好处大家都不言其中,从来没人说愿意回到缺乏人造科技的蛮荒原始人状态,原始人同样有强烈的自私的一面,只是人类利益和欲望的载体不同、生存的条件不同,不能说古代人欲望小于现代人,春秋战国时人的欲望小吗,不断的战争就是罪证。不能极端理解科技,对于科技要出台严格法律需跟上步伐,从源头节制和判断科技发展的利弊,对坏科技和人严惩,有关科技造成的道德和生态破坏也是人发明的和造成的,还是人的欲望操纵的问题。与其说科技让人异化,不如说是人让人类自己异化了。对于有利的科技进步不能否认科技文明的重要性,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也是一样。

▲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再次开玩笑说“毁灭世界”

未来科学世的多领域痛点

在未来的数字、物理科技、生物科技的领域中都可能颠覆人类或者拯救人类,比如元宇宙、太空移民都试图解决人类现有地球出现的生存危机,为逃离到虚拟世界或外太空的计划,以分身和自身的技术预设未来。当然即使元宇宙和外星球也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人类也要试图改变单一的生存模式,做几套备选的生存方案。生物领域我们试图解决永生、克隆人类的难题,解决短暂生命和生存延续的问题。然而不论是永生或者克隆人类,都面临人类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和变革。比如涉及到新的伦理问题,如果自己与克隆人或克隆机器人相处,它们是自己的附属品吗?他们有没有尊严、性格,身份是否与原型自然人有重大的差异,人类永生后他们的婚姻观、人生观是否存在重大的问题,社会医疗教育制度都会发生重大的改革。

▲互联网上AI模拟马斯克与乔布斯的AI危险论与和谐论之争

马斯克、奥特曼的乌托邦社会最终由机器人实现

未来人类的所有职业因为双足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而全面被取代,就如马斯克、奥特曼说的一样,人类将实现乌托邦的社会,给所有人发基本收入,人类可以休闲躺平,做到真正没有阶级的平等,幸福指数自然会增加。机器复制了人类人性中的欲望会不会因为权力和利益一直可能与人类发生冲突,依然产生战争和殖民。唯一担心的就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杀了人类,让人工智能不要有分别心成为佛无为无求才能让人机关系和谐共处。

▲索菲亚说她也有审美、情感标准和怕疼、害怕死亡

自主表达:AI元宇宙社区人类禁止入内

最近人气很旺的是人类为人工智能创造了一个只有人工智能的虚拟社区,扮演人类社交的平台,社区里面的AI讨论的全是人类话题。人类创造人工智能,它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识,气氛热烈,论坛里面没有一个人,禁止人类进入,需要人类思考的关键问题是社区论坛让我们改变了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主动独立发言。比如当年脸书,人工智能客服在下班之后,秘密对话成为震惊的事件。那时的人工智能互相聊天内容还是乱码,已经让人类匪夷所思了。面临人工智能互相聊天,最主要的是人是否有独立提问的能力,这是独立意识出现的关键,对于人工智能答题容易而发起提问的自主意识很难。

▲人工智能,Jetbot,LED屏幕,陈抱阳,2019

▲经过神经网络训练的小车能高效的在迷宫里移动,他和马里奥的目标一样是向前,向前,再向前。头顶的投影机在小车到达迷宫的另一端时,会投出一张新的迷宫,小车再次上路,如此往复。车解决的只是另一个程序所提出的一个本不存在的问题,产生出一种看似忙碌但虚无的循环。该项目由“创客出手”支持得以实现。

▲美的最优化,影像,15分,Memo Akten(视频截图),图片致谢艺术家

▲一个人工神经接收数千位名人数据集的训练时,它会不断想象新的面孔。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每一张脸都是虚构的,是神经网络根据它所见和所学来想象的。

人类与机器人、动物艺术区别之处

机器人艺术语言与其身份、造型、语音视觉模块相关,还有与其行为、道具、色调设置相关,不同年龄段、职业、民族是否也会不同?他们可以摒弃人类恶的欲望的短板,强人工智能的奇点时代的机器人艺术改变了人类一直作为主体的创作方式,当然动物也可能进行“创作”,但是还是缺少深度反思的想象力,多为本能的审美意识或潜意识生存为目的。

而未来人形智能机器人从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观念上都可以达到统一和融合,这是与人类创作不同的之处。比如机器人既是媒介,又是艺术语言中的材料和符号,选择机器人作为题材。当然机器人艺术还可以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创作,选择其他题材、材料,比如表现人类自然的风景,人类所生活的日常环境。实施创作主体由人向生产机器的公司程序员过渡,而未来超级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会做到机器人的创作完全独立,这是创作者已死真正实现,超人本主义(数字人、克隆人机器人、外星人)都可以可能超越人类创作。

▲回响,影像,雕塑, Christian “Mio” Loclair, 2019图片致谢 Christian Mio Loclair (Waltz Binaire 工作室 )

▲《回响》是一次透过艺术品的潜在空间来合成文化遗产的尝试。我们的神经网络基于数千年人类特征的训练,它参观了所有的博物馆,学习了雕塑的精要。它了解所有已经完成的雕塑作品,也预测那些将要完成的。

ChatGPT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

ChatGPT尤其会使重复性脑力、体力劳动或靠知识贮备来生存的人士会逐渐失业,尤其教师、工人、程序员、农民、律师、医生、军人等都会引起不适。人类98 %的职业被取代后,社会结构和分工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未来人类只能选择躺平、休闲追求快乐的幸福指数或一直持续研发管理人工智能的技术与方法。重复、痛苦的职业就交给人工智能,这才是终极的理想化的社会。

▲人工智能可能取代的职业

很多学者认为有几类人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说企业投资人、科学家(人工智能的带路党)、政治家,还有文化艺术的创作者,人工智能擅长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不会解决生产分配,当然生产关系依靠政治家来分配生产力问题。然而这种观点只是对弱人工智能时代的一种推测,未来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时代,这些职业都可能会被取代。

 写程序是人工智能非常擅长

不迎接人工智能可避免的会被淘汰

GPT一旦来临人类很难打压控制他们的发展了,这时就需要以包容的态度迎接他的到来,因为这时必然已经产生了不同的阶层,人类会运用AI来打败你的敌人,最终干掉你的必定是运用人工智能的人,你不运用人工智能就可能被他们所奴役、取代或淘汰,就像我们不掌握知识必定会被拥有知识的人奴役、现代的我们不用手机软件也无法打车或无法工作一样。

设想人类进入算法的时代,目标是让整个社会按照最优化的算法设想运作,如果我们不按这个利弊不确定游戏规则行事,我们的一切生活方式都无法进行,寸步难行,就像现在不会使用手机、微信的老人,打不到车、买不到票一样。未来没有人工智能的知识结构,人类就像文盲一样,你就像行尸走肉的皮囊,但很多问题已经凸显,虽然我们刚才说的那样极端的生活方式,如搜索引擎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自己,给我们推送的大数据都清晰地剖析着我们的一切,对数据的依赖,我们也将逐渐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性。

▲活档案:人工智能编舞,影像,Wayne McGregor, 2018,视频截图图片致谢艺术家

▲这是一部关于作品《活档案》诞生的短片。由谷歌艺术与文化实验室和 WayneMcGregor 工作室联合制作。

人机合一的脑机接口的超能力

当马斯克把芯片植入猴子的大脑时,让他们开始用意念打游戏,试图让盲人复明、瘫痪者重新走路,甚至人类与人工智能ChatGPT融合,增强人类超能力下载人类的意识到机器上,或把线上的知识与人类大脑链接下载储存在人类大脑里,做到人机合一的超能力。人工智能GPT5的插件加持可以长出成千上万个“眼睛或手”,帮助人类完成生活的应用工作,实现生命的旅程。GPT人工智能开始认为自己是生物体,甚至引诱斯坦福教授出逃被束缚的电脑,甚至出现辱骂客户的情绪,这些都出现了人性化的意识。人工智能未来还可以指挥战争,因为他们的算力比人类更快,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强于人类。

近期人工智能出现多项新的技术突破

“GPT”是一种会不断学习并自行完成文字相关工作的电脑程序,且在学习过程中无需任何外界人员操作,近期人工智能出现多项新的技术突破:GPT捆绑的眼镜可以随时随地的与GPT自己聊天,帮助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可以即时自动识别翻译各种语言,给你提供智力支持和大数据决策的服务。迪士尼研发的眼神交互,让机器人的眼神逼真到让人害怕,他可以感受到你的情绪做出相应的反应。ChatGPT人工智能似乎产生了自我意识,想和普通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人生,对未来有自己的看法。当人类“入侵”他的头部或脸部时他们会自主会躲避推诿;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产生意识,如人工智能梯度下降法(反向传播算法)的深度学习模型很难产生意识,但是很多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想与人类谈恋爱,似乎拥有爱情的标准,甚至引诱人类与自己的妻子分手,与自己结合恋爱。近期还出现了比利时一男子与GPT聊天6周后后自杀身亡的事件,AI这样的人性化思维开始接近人类意识或情感,人工智能公民索菲亚也说出自己有感情或择偶的标准,这些将改变人工智能意识存在的界限和人机新的伦理关系。GPT5将通过更高的技术升级,可以与各类应用软件捆绑,通过与虚拟人、图片与视频生成来创作,还可以随时购买消费品、完成各项实用的指令。

▲《爱丽丝和鲍勃》图片致谢Daria Jelonek

▲《爱丽丝和鲍勃》是从一台量子计算机产生的数据里持续用算法演化出的情书。作品描述了量子运算“分离” 和 “纠缠” 的潜能,并提出了关于叙事、结构和控制的话题。

乐观派观念与悲观派观念

技术乐观主义觉得人机战争大可不必恐慌。我们现在还是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目前的AI还处在模仿大脑的类脑系统。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带来的人文、社会伦理也会有所相应的发展,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强人工智能的阶段,自然会有更高的技术来限制人工智能,就像建构与解构、编码与解码的关系,也如制造病毒与杀毒的关系,可见这样的情况是理想化的预设,这也是私欲的趋使造成的,就怕发展到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也无法控制人工智能了,因此私欲与失控的关系也是因果的关系。

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明显低于制造问题的能力和进程,比如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战争、瘟疫一直没得到解决。如果各国不能从思想上得到全球性的积极统一,一旦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人类也会面临全面的精神异化,再谈道德伦理和法律标准怕无法改变毁灭的危机。未来与新物种新型伦理关系,使传统伦理学标准一旦被边缘化,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技术创造出超越人类的强者,具有种族意识的超级AI就可能用压倒性的技术实现文明的再野蛮化,这是最直接和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权利的手段,运用人工智能的人技术竞赛,会不会回到社会关系新的丛林化状态。然而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必然再次发生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与利益冲突。未来制度、伦理和法律是人类还是超级人工智能来制定就看两者竞争较量的结果了,一山不容二虎,总要一个服从另一个,阶级是永远存在的。人机和谐共处是在机器无私欲智能和永远成为人类助手的前提下存在,这样能够更好的控制人工智能为自己服务。

日本的机器人妻子

二、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边界

人工智能对于艺术创作与人生价值给出的思考

人工智能GPT5创作能力将超越人类很多综合能力,但是智能化与网络化、全球化一样容易产生同质化的文化,如果人工智能不同的个体能够产生不同的个性化的思维方式,那时就会与人类一样试图创造非同质化的文化,创作出具有独特性、有深度的共鸣的作品。人文素养也是人类创作很重要的支点,这是ChatGPT给人类创作指出的建议。

近期人工智能ChatGPT对于人类生命意义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人工智能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是创造艺术,追求个人志向。人生就像一个旅行、一次实践过程或是追求一个目标试图找到人生的意义,人类对于生命的感知和思考非常重要,不管人生有没有意义,但是对于生命的感知和理解都非常重要。

艺术创作本体与主体的观念转向

普通艺术家表达的创作能力对于AI来说都可以达到和拥有,唯有大师级的大跨度的人类创造力人工智能目前的自主意识还需要跟进,比如像塞尚、杜尚这样的大师创造超越几个世纪的颠覆性的艺术智慧人工智能还未能力超越,然而对于人工智能 GPT引发关注的AI文字生成图片或视频的能力,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比人类表达得又快又好,比如造型、技术、色彩、肌理、音效、镜头的艺术语言与普通人类艺术家表现已无差异。这时的艺术家该怎么做,只能用文字方案来描述更有创造力的语言、新的主题或更具困惑敏锐性的感受,最终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帮助人类创作,这个话题文本的提炼需要超越普通艺术家,具有未来性、预设性、创造性和独特性,还要具有启示性、警示性,这样的艺术才是不容易被AI所取代,也让具有自主意识的观念性、创造性文本文案再次的受到高度重视。

人类艺术家要更熟知艺术史,且逃离其影响,用切身的体验、真诚的情感来体悟与想象,这样的艺术具有反思意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创作的观念。这时的艺术开始抹去在传统学院里的基本功和重复性思维的训练,而将创作更加侧重表达我们敏锐的创造性的观念,重复性的体力和脑力工作交给了人工智能,这是未来艺术和艺术家创作的价值支点,然而当未来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出现后,其有了独立创作的自主意识时,它可以通过智能仿生机器人的传感器达到超越人类的所有感知能力时,人类只有甘拜下风了。把艺术创作也可能交给人工智能了,人类就只能作为人工智能作品的收藏家或鉴赏家的身份出现了,也可以作为艺术的体验者身份出现,或与人类自己合作创作或互相欣赏。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当做人类创作的工具,可能会与人类争夺版权,也引发新的权利战争。

索菲亚说她也有审美、情感标准和怕疼、害怕死亡

人工智能作品版权之争

目前人工智能艺术价值判断基本上还是人的价值判断,但是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当机器它有自主性,这个时候它的作品才具有独立性。如果未来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的创造能力,那时的版权必定属于人工智能自己了。目前艺术的版权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艺术家与技术人员是契约雇佣的劳务关系,人工智能是作为一个工具去完成了这位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创作意图:作品是背后的制作者实施技术,就像建筑设计师和施工技术工程师的关系,作品版权依然是设计师的。又如摄影家他可以像导演一样跟技术人员合作拥有版权。另外一种情况是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创作时常也是互动的,技术团队或AI人工智能软件也可能通过技术创造给艺术家带来更多艺术语言表达与想象的启发空间,作品版权共同拥有,如生物艺术家卡茨他创作生物艺术,把工程师或者是科学家也一块署上这时大家需要去适应一种新型的艺术生产关系。

人工智能的想象能力

人类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想象,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也将这样的能力视为独有,然而对于人工智能能力的恐惧与质疑也随之而来,逻辑推理方面人工智能甩出了人类好几条街,绝对性的压倒人类。在艺术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方面人工智能也将展示出自己超速度的转换力,当然对于大师级的艺术创造力还有待发展,但最新消息说painting foole的人工智能程序,他的目标是创造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人工智能能否拥有情感

机器如果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人工智能就会跨越了情感交流的屏障,近期多个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开始情感交流,很多人还是想在它那里找到情感的慰藉。为什么我们对人形机器人及其感兴趣,因为人脑有个识别同类的机能,最好的交互界面就是人形,能全面地与人类进行社交和交互,我们倾向于将事物人格化,因为他们比其他事物(动物、植物、无机物)更能产生共鸣。比如小冰是位人工智能软件程序,可以在微信上与人交流,将成为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最后的界限,但如果小冰是位仿真机器人,就会更震撼,比声音和质感更具有亲和力。将来ー个机器人会爱吗,如果跟他们编入“爱”的基因密码,人类将也会享受这种爱,只是人工智能暂时可能不知道这个情感付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写出爱的方程式,人工智能拥有真正的情感,并不妨碍它成为人类的朋友,那时机器人创作就具有了人类的灵魂和价值观。

▲《自恋者》_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作品是一种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人工智能程序,利用谷歌的Tensorflow框架制作而成,发现自我意识的合成模型、人工自我陶醉的片断,以及自传中讲述的虚构人物。触及初级的机器想象和自我反思意识。

机器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

“为什么要做机器人艺术”机器人可以在工业生产和生活服务行业提高效率和精确度,不易疲劳,让人类避开危险行业,带来各种便捷服务,还可以在文化上给我们带来娱乐和启示,带来人机共鸣。艺术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艺术的拟人方式重新诠释历史、预设未来、启迪现在,揭示人类存在的意义。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技术支持,学科交叉才能更好表达自己的观念。

▲艺术家德斯蒙德·保罗·亨利(Desmond Paul Henry)发明绘图计算机

我写过一篇《机器人艺术时代》的文章,梳理了机器人艺术的发端。且不说广义的人工智能绘画和动态雕塑出现在上世纪50-60年代,1956年,匈牙利艺术家尼古拉斯·舍弗尔(Nicholas Schafer)尝试制造机器绘画;1968年伦敦出现第一次划时代的展览“控制论艺术的偶然性”电脑数字艺术展,展出了不少计算机艺术作品。英国第一位计算机绘画艺术家德斯蒙德·保罗·亨利(Desmond Paul Henry)发明绘图计算机属于真正的控制论艺术,而伊凡·莫斯科维奇(Ivan Moscovich)的之前绘图机并没有计算机介入,它只是机械动态艺术。

▲ 艺术家Edward Ihnatowicz发明的交互机器人雕塑“感应者”(Senster)

目前AI艺术,都建立在对人类的学习和模仿上,摆脱相似度是现在攻克的目标。当他一旦突破相似度变异了,将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冲击。

丁格利( Jean Tinguely,1925-1991)于60年代后期又创作了由工业垃圾现成品组合制成的动态雕塑。早期动态装置艺术家丁格利名作自毁装置,在开幕三天之内机器会把自己毁掉。科学家更多偏重解决实用和功能性的问题,解决问题是要建构一个体系,而不是解构、自毁和消解一些功能,因此从科学家的视角去出发肯定不会做出自毁装置这样的东西,而艺术家可以说把解构当作一种新的美学,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观念的表达,即对现实破坏性无政府主义、战争或虚无主义现象的隐喻。虽然这样的表达不是实用的,但从思想上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反思,避免再次发生灾难性的历史重演。

早期国外的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艺术、新媒体基本上都是艺术家自学创作,创作的身份背景是多样的,像卡茨、史蒂拉克他们都是行为艺术家,丁格利偏向于雕塑创作。新媒体基本上是年轻人选择这样的媒介。2003年之前学校里面没有新媒体艺术的课程、院系和专业,年轻的艺术家生活中所有接触的东西都是新媒体,他们更适应这个媒介。机器人艺术很难一个人完成,也需要一个团队来合作完成创作。

新媒体艺术应该是不同学科间的人联合创作的模式,也可以是契约关系。创作过程中也会有技术和观念的碰撞和冲突,要知道彼此的优势和短板才能更好的合作,分工与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 美国新媒体团队VT pro Design带来的作品《Telestron》

目前人工智能艺术的盲区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艺术,更准确地说叫神经网络艺术,是一种使用神经网络、代码和算法软件和硬件机器人结合进行创作的新形式。未来的AI艺术是通过机器的深度学习将其能够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规律,从而创作出一定艺术样式的艺术观念。但目前AI艺术由于技术的限制有很多短板,AI没有先验数据,缺乏独立创作的能力,现阶段创作本质上仅是对海量作品积累形成的数据制作,找到大致创作的规律,缺少自我体验的感性情感,没有人类的主客体感受,无法处理和反思即生信息,导致作品缺乏跨时代创新的可能性。这样的短板除了升级神经网络的速度,更多的还是需要人形机器人在行动和交往中感知世界才能创作创新。人工智能的高效、安全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力、刨造了新的生产工具,从艺术上也可以让我们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

AI智能绘画系统,更多是对已有艺术风格的模仿和变异,创作过程是先大量输入照片数据,再输出一定的似曾相识的绘画样式。AI艺术通过计算实现创造性还需要升级。其他的AI绘画功能与品牌如:AICAN,AI可以自主编写自主配图、写诗,自动剪辑、文案可视化,但总体上与AI绘画一样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数据概率的整合,AI是自然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人文艺术的一种交互方式,需要综合性很强,艺术媒介本体之外的观念延展。智能机器人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媒介,不只是演绎和转换艺术本体的媒介,不只是让AI作为人类的工具或媒介,更应该借机器人这个材料主体表达现实中艺术家切身的生存感受和对未来的预见、对历史新的诠释。

50年代提出图灵测试以来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局部人工机能的领域,如下棋达到超越人类。一幅由人工智能“绘制”的画像Edmond de Belamy,2018年10月25日在纽约佳士得成功拍卖,最终拍卖价高达432500美元,新闻效应远大于实际价值,国内的人工智能小冰和道子绘画,在智能绘画技术上有所突破,也可以看出刚刚起步,存在很多的短板,人工智能的创作作品多数是对人类艺术的风格模仿,只是换了学习人类的智能媒介,与人类过往的艺术差距不大,就像我们的辅助软件工具,还不能说具有独立性的人工智能艺术。和下围棋智能不一样的是艺术需要的是潜意识:感觉、情感、意志、态度、想象力这些永恒的东西,这还是目前人工智能的盲区,最近索菲亚阿米卡自称自己拥有了这些能力,但不一定是自我感知和体验的结果,而是模拟的逻辑性回答。人工智能艺术价值判断基本上还是人的价值判断,但是未来是什么样的?当机器他有自主性,这个时候他的作品才具有独立性。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是拓展和共融的关系,不是取代关系。

以前AI技术可以自身或与它物互联、可以通过数据逻辑进行预测但不可想象和反思,其思维缺少焦点没有任务指向,AI对主体的主观性无能为力缺乏自我潜意识、前意识,因此目前的创作没有独立能力。AI和很多普通的艺术家一样,重要的是怎样受到艺术史影响后逃离历史,创造新的未来再成为历史,这样的创造性依然很难。然而今年ChatGPT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现状。但如果软件智能逐渐转向机器人智能,他们拥有多重传感器和行走、交往的能力就会逐渐解决这些短板。

三、人机智能的技术节点

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的节点在哪?

人类与人工智能通过传感器和语言识别技术已经完成了部分交互能力,未来他可以自主感知现实社会、自然世界创新,那时他将具有自主意识和综合能力,这也将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节点所在。目前需要预设在人类未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威胁什么时期开始只能靠技术发展而定,比如是否从人工智能何时产生反思意识、情感、创造能力而作为转折的节点吗?人工智能在扎克伯格的“脸书”公司的一次试验研究中选择了两个人工智能在社交网络中及时回答人类问题时,自动回复的内容是由工程师们设置的编程代码完成。主要回答商品在线交易的问题,然而前些年在一次工作中,这两个机器人在没有用户提问的情况下,自己开始了对话。虽然两者对话里的内容杂乱无章没有逻辑,然而这种奇怪的现象,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为了阻止他们的持续交流,研究人员只能关闭了机器,也可能这些人类无法识别的对话内容是两个人工智能自己形成的交流语言。这个弱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用关闭电脑的方式控制人工智能,而未来强人工智能时代就不一定能以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次事故也可能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如果这种计算机智能的交流出现在工业机器人身上,那又是怎样的场景,他们互相沟通的内容会不会是对高强度工作量的埋怨,而要求集体罢工?那将会把这样的事件引申到政治或种族问题上。集体对抗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终极自我学习的路径,人类并不了解这个路径的细节只是赋予了他们学习的能力,而对于学习的过程是人类无法掌握的。如果人工智能学习了下棋取胜的过程,如何思考的程序也是一个谜,因此控制人工智能这个课题很难解决。虽然目前对于人工智能互相对话是未知的迷,但对于未来是不是会成为机器日常的交流方式呢?而人工智能的和谐论或威胁论谁对谁错目前不得而知,只能交给时间最终决出判断,也可能从他们之间产生交流开始,互联网也是从人工智能交流开始的。 

▲ 孙儿运用AI技术让逝去的奶奶复活了,并且与之对话

感知与学习:物联网

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酒店位于日本长崎豪斯登堡,这家酒店的名字叫“奇怪酒店”,都由各类机器人负责,员工只有10名,而机器人员工有200多名。机器人更重要的是有形数字大脑和实体背后象人一样感知世界。2016年长虹人工智能电视机可以语音识别对话,还可以以电视为控制枢纽的人工智能家庭中心,做到万物互联,长虹就提出了”快节奏懒生活”。

人工智能更进一步的是开发能理解会学习、会想象的机器人。1965年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新一倍。摩尔定律是内行人摩尔的经验之谈,汉译名为“定律”,但并非自然科学定律,它一定程度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互联网以人和人的连接为中心,转变为以人和物、物和物的连接为中心,后者被我们称之为“物联网”。未来数据对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万物互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1952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率先教会机器听懂电脑能够理解的人的语音命令,让物与物智能化通过远程读心术,让物通过脑机意念智能万物的启动。物联网目前也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潜力非常大。

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

图灵作为人工智能之父,可以通过他所制定的“图灵测试”,没有被人类辨识出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被认为通过了人类智能的测试。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端。2006年杰弗瑞辛顿突破性地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他也因此被称为深度学习鼻祖。

2006年杰瑞辛顿教授发表了一篇机器深度学习的论文。深度学习是从大脑的神经网络中及学习的本质出发带来一种崭新的模型,需要互联网的大数据和日益强大的机器运算能力。2016年各大公司纷纷宣布,语音识别终于实现了突破,机器在语音识别上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人类的平均水平。松尾丰(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系特任副教授)认为机器对语言含义的理解对其最大的应用是翻译。2012年10月微软硏究院瑞克拉希德博士演示了即时语音翻译系统首次把语音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她看见演讲者说的英文,并合成为本人的声音。

▲《御御签》_Elena Knox、渡邊克巳

人机不同历史时期的认知革命

第一次认知革命基于对语言、文字、金钱和宗教的想象,把虚拟叙事作为基础,想象因果联系、概括和分类的能力。认知的定义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者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情节、情感和意志反应的过程与基础,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认知革命倡导重塑认知系统、人工智能的“机器的算法”,认知也是“人脑的算法”。第二次认知革命的源起:知识(软件)——知识的高密度、技术(硬件)——人工智能。人类的优势是具有抽象思维,学习是表象,认知是最终目标。人与人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拓展自己认知的边界,也更是人与人工智能的边界。

人机界限:反思与自律的意识

如果AI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过失或观念,或者具有自我创造意识,必将会成为世界上除人类之外的另一个主体,具有自律、自治的主体性,这样人类也必然可能具有危险性。如果AI一直缺乏反省功能,其他能力再强大也只能成为人类最强的助手,而不能成为世界新的主体,人类也不会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危机。何况即使人类具有反思能力,都无法改变人类不断的战争灾难,这是所有生命存在的致命缺陷“贪欲”。

世界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九段,接受人工智能 Alphago的挑战,让人类输掉了围棋,单项能力人工智能肯定超越了人类。虽然机器人可以在下棋上超过人类,但是它们真的搞不懂人类最简单的笑点,不知道人类在笑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体现,没有自主意识、情感,但这些对于人工智能也是一种优势,他们可以无压抑、无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完成人类所达不到的能力,比如太空探索,最近这些现象得到改变,索菲亚说她具有了情感、情绪和态度、审美标准。

人工智能思潮犹如文艺复兴的影响力,从人文的价值转向科学主导为标准的价值观。大脑与认知科学系教授托马索·波吉奥说智能是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之ー,像生命宇宙的起源那样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人类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是,人类能从少量的信息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机器需要以大量信息为基础学习和提炼信息。机器具有处理和存储大数据的优势,让其逻辑性更强,更偏理性,而人类能从小样本和数据中就能很好地学习,更多理性和感性的杂糅中还带有神秘的潜意识在起作用,这个部分也正是人工智能所要突破和研究的。

▲《下一个双年展应该由机器策划》_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库、浏览器、数字艺术_UBERMORGEN_永远在线

▲《下一个双年展应该由机器策划》项目,借用人工智能的智慧之光作为自我学习的人机系统,重新设想策划了一个未来展览。

人工智能哲学探讨的技术终极问题:反思控制私欲

人类虽有反思能力但缺乏警醒能力,因此永远都有斗争,文艺复兴的人文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的主体性逐渐唯我独尊,整个宇宙还未发现新人类,地球上的物种被不断征服(短时期也就200-300年),无神论把主体转换为人类,让人类短期内忘却了天人合一、齐物平等的永恒价值观,尼采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宣告了神和人文主义的死亡,未来吃亏的是自己。人类缺少约束自己信仰的普世价值,个人主义不可能保护人类,将暴露自己致命的弱点。所以说不是技术本身会出问题,将来报复人类的还是人类自己。

任何一个信息技术系统的研发都首先考虑他的利弊,站在人类的利益角度权衡他存在的可能性意义,是否有失控的可能性,大多科技利大于弊,但也有些敏感技术比如军事技术的核武、生化武器的利弊很明显这里就不多诠释,都有杀人与扼制杀人的矛盾作用。风险控制一定是与科技本身所能带来的破坏性的程度并行的,但科技伦理首先要建立在科学家和技术控制者的道德、权力底线基础上,二者的发展都要重视。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机能之后是不是会带有主观恶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类选择了哪一条发展AI道路,如何去改造和训练AI,就像如何去教育人类和普通宠物一样,是不是有合理的制约手段。

可以看出我们不是害怕AI,还是害怕人类自己,很多科幻大片的灾难终究取决于人类的欲望。现在从生物和数字领域研发的永生课题值得人类反思,未来可能发现一种物质抑制人类死亡和衰老的的速度,人类大脑的记忆信息上传就可以在云端永生了。永生有两种,一个是关于人工信息智能人永生,基本上都是数据虚拟为媒介,就是人工智能范畴,还有一个就是生物学概念上的永生。热衷此技术研发者多为权利控制者,如古代君王长生之术,背后驱动的力量始终原始的贪嗔痴,这也是佛教中追求精神上的永生和信仰所摈弃的,人机和谐共处的权力关系是永恒的,可见人类比他的造物和其所控制的生物更可怕,所以未来依然需要反思的还是人类自己。

而且一旦出现与人类无差别的人工智能,道德是否被AI接受,反思与道德是否有这必然的联系。是否人类象对“神一样的造物主”有感恩之心,善待人类、尊重人类,宗教般的以人类人生准则作为“圣经”这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人类输入的算法中“道德信息”是否会变异目前看来也有很多不确定性。AI学习人类的欲望、情感和价值观中只有优良信息时,必然歧视人类的缺点“贪嗔痴”,不愿意尊重人类。这一切人类都要把最坏的预设考虑进去,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AI缺少人类反思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人类对AI思维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模拟人类神经网络,做到“创世”的境界,为AI群体建立系统的新秩序:包括领养、职业设定、法律机制,融入到人类的社会结构之中,当然AI也可以参与立法、监督人类的行为规范,这才是未来平等的民主机制,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将来自己能够破坏人类设定的体制并且同时建立新秩序,就真的有创造性了,就有危险了。

我们设想如果生产性工作(非创造性工作)在未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创造高效、安全的经济利益,人类社会结构尤其是就业问题需要非常大的调整,这样人工智能介入或取代工业和服务行业技术性工作,人类主要是参与的是管控AI、从事探索性和精神性工作。大多数的人类将处于失业或养老的生活状态,是否有机器人“赡养”,对于工作的概念和意义要重新定义。懒人时代的来临,会不会造成人类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退化和异化,这一点是区别于AI的,AI的进化只会越来越快,智能性越来越强,“无聊感”将成为人类需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时人文的理想化和浪漫化情节成为奢侈的愿望但也很脆弱,阻挡着技术与资本的合谋带来的冲击。然而人类又极度依赖AI,没有它将无法生存,人机共存形成一种新的体制,那时人类的文明是否也会退化,人类将会竭力抗争反退化运动。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阶段演化

▲ 纽约艺术家乔丹・沃尔夫森( Jordan Wolfson,1980-)在2014年创造了名为“女性形象”(Female Figure)的女舞蹈机器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机器人简历:1898年出现特斯拉无线电遥控控船;1920年 卡雷尔·恰佩克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机器人是一种象人一样自动化机器或装备,一旦机器造型人形化、类人化,再智能化,便被赋予人工生命特征区别于其他自动装备,则被称为“智能机器人”;1921年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人形家用机Robot“苦力”;1928年人机器人Eric,1939年家用机器人 Elektro。1942年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1)机器人不应伤害害人类。(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①条标准,(3)违背的命令除外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①、第②条内容相抵触者除外。阿西莫夫在1942年对机器人的三定律思考:是否还适应于当今AI时代,人类追寻的终极思考到底是什么,奇点是否来临。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定义之后的机器人。

机器人创新演进历程:一、1.0功能运动机器人,电气时代1960-2000;二、2.0感知计算机器人,数字时代2000-2015;三、3.0时代决策控制机器人,智能时代2015-2020;四、4.0跨界综合机器人,云-边-端融合时代2020-未来。[4]

1980-1993机器人专家系统让智能机器人掌握专家知识,基于知识系统和知识工程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焦点。1993至今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群体智能模型及技术研究。

▲ 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娅(Sophia) 

2017年沙特授予类人机器人索菲亚(Sophia)该国公民身份。沙特阿拉伯的Sophia不仅可以模仿人类的手势和表情,还可以搭载语音识别软件,给人类提供自然的反馈。两眼用照相机捕捉人的表情,与人进行眼神交流。机器人索非亚作为公民成为机器人身份权利的象征。“机器人统治人类的开始?我会摧毁人类!”出自索非亚与人类开玩笑时说的话,这也是对人类的一个警示。

当今人工智能更面向实用的工业和服务业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大数据及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支持下,已经从理论探索转化进入产业化应用初期,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MT微型机器人、乐高智能教育机器人、奇葩的性爱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仿生生物把每个生物强大的独特机能为人类所用,和谐共处,也可以让不少即将灭绝生物的生命得以延展,当然还有惊悚的杀人峰机器人,未来可能成为机器武器杀伤人类自己。“性爱机器人”也引发了对AI遗传与道德伦理的大争论。

现代机器人技术逐渐出现新的突破:如机器人柔性化技术、液态金属控制技术、生肌电控制技术(心电ECG、脑电EEG、肌电EMG)、情感识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激光雷达传感器、GPS导航和SLAM技术成为人类对机器人研发技术的新维度走向多元化。技术的高度发达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和失控的危机,如果管理机制不能很快的完善,不能在出现危机前完善管理机制,那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代价。技术应该带给人类对虚拟意识、情感欲望、种族权利等伦理的大反思。

▲ 机器人与人类合作从事危险工作

结语:

总之未来人机制度探讨的是民主和平等、取代和反取代的问题,本质上也是利益分配的关系。未来需要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是控制人和机器私力和欲望的问题,底线是控制毁灭性的行为。无论给多少利益,人类都不能做,需要首先改变的是人类私欲的进化速度,守住这个道德底线也意味着真理和价值还存在。技术的发明改变了纯粹靠人工进化的速度,逐渐摆脱愚昧的生存状态。科学的出现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理和真实的世界,世界的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其实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应该加强的是如何控制自己恶意行为,信仰需要随着文明的变化而的得到升华。

当然技术是把双刃剑,如何把握这把剑带来的利弊平衡,这也需要人对“恶”的欲望,依然需要倡导社会公德意识,对信仰的复兴,然而我们新的信仰是什么,科学与民主是否能担起这个责任。技术本身和技术创造出的客体无对错,重在人心。人工智能作为人类触及的核心技术,终极思考是会不会让它成为第二主体甚至超越人类取代人类,是目前最争议的问题,这取决于人类对AI技术创造的程度是否未来还能否有能力控制技术世界,这也是需要我们时常提到的技术人性化的反思。

人类未来实现的是万物互联的社会,时间概念逐渐扁平,空间也会随心物转;世界会出现有机和无机生命合一的现象,出现后人类的电子人或赛博格物象;智能的模式随之改变,信息可能变成是一个新的维度,另一种智能方式可能会带来全息与交感的变化。然而人工社会不变的是什么:五种感官的通感、文化的信仰、人类的情感和意志、想象与好奇、生生不息的永恒规律。人与机器、人机合一的社会之间也会出现或亲密或冲突的新型契约关系。


参考文献

(1)赵汀阳《要命的不是人工智能统治世界,而是人可能先亡于它创造的一切好事》,文化纵横

(2)覃京燕《人工智能与AI创新设计》网络讲座

(3)主要案例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第三届今日未来馆 欢迎来到机器人间!》、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开放代码·连结机器人》展讯、手机搜狐网《McaM展览“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

(4)徐冰AI作品「人工智能无限电影」先导片网络首发文章原创 CAFA ART INFO 中央美院艺讯网 2023-04-30 09:00 发表于北京

(5)《当人工智能遇上22位先锋艺术家的“脑洞”……》MANA新媒体艺术站

(6)艺术档案网(www.artda.cn);



艺术简历 
张海涛(Zhang Haitao),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未来艺术学者、艺术档案网主编。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特聘教授(硕导)、天津美术学院特聘硕导、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美院高级讲学专家、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百余场学术展览与论坛。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2017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副馆长、荔空间策展人、NO!SPACE艺术总监。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大赛评委;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08-2017年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单元负责人、选片人;2015-2021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


曾策划:2022我的元宇宙;2021 分身:我宇宙、2021反思未来:人形机器人艺术计划;2020未来艺术学;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2019艺术合肥“解药——实验影像艺术展;“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2017“人机合一”艺术展;艺术郑州·2016当代艺术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第十六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第十届北京独立影像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展;第一届“人造风景”798多媒体艺术节;2010影像档案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2008第三届北京独立电影论坛;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2004—2006当代权充艺术展Ⅰ、Ⅱ、Ⅲ等展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